治“精神內耗”的二舅:他能治好什么,又治不好什么?
更新于 2022-07-28 ? | 瀏覽次數 0
這兩天,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這則11分鐘的短視頻刷屏了。這是某視頻網站的視頻制作人用回到家鄉的三天時間,為他的二舅拍攝的一段人物小傳,講述了他66年平凡卻不普通的人生經歷。
這位我們不知姓甚名誰的二舅,從小成績優異,但是早年因為醫療事故不幸殘疾,然后他身殘志堅,自學木工,并且靠著這個技能養活自己,還收養了被遺棄的孩子,中年之后又開始贍養年邁的老母親,平時還樂心幫助鄉里鄉親維修家電。
這個普通人面對人生困境卻堅強生活的姿態,讓許多人為其致敬,同時也潸然落淚,致敬名單中包括和菜頭、柏邦妮、武志紅、胡錫進等人,目前一些知名媒體也發文,為二舅點贊。
這幾年,特別是進入2022年以來,你會發現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對于生活的態度轉為悲觀,特別是很多年輕人,覺得未來前景黯淡,希望渺茫,抑郁情緒正在年輕人中大面積的爆發。
這則視頻和這種社會情緒某種程度上產生了一種對沖,提供了這個心靈困頓時刻,許多人所需要的一種精神力量。
比苦難,大概沒有幾個年輕人可以比二舅更加困難的了。但是,如果認為“原來有人比我過得還要苦”這就是治好很多人“精神內耗”的原理,那是大錯特錯了。
這位“無名”的二舅,真正能給人啟發的,是他在困頓的人生中,做到了如下幾點,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的。
當然,二舅也不是什么神仙,他也不承擔救贖其他人人生的義務,他66年來的人生,可以給我們一些什么啟示,又給我們留下哪些教訓,或許才是刷屏的背后,真正有價值的所在。因此,我想為大家作一番盤點:
命運要把你弄死,但你不能服輸
這個曾經村子里的天才少年,十幾歲時因為發燒,被村醫在屁股上打了四針后成了殘疾。二舅這么年輕就不得不成為“臥龍先生”,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重大的打擊。
二舅也不是沒有沮喪過,一個人遭遇重大創傷事件,首先就是會否認,所以二舅也是這樣的,他用了一年時間看醫書確認自己無法恢復健康的事實,再用了一年時間看天井,接受了殘疾的命運。
但是,他沒有讓這個困頓的時間持續很久,當他決定接受現實的時候,他開始給自己找出路:
他看上了木工這個活,并用三天時間就學成了。
對于一個殘疾人來說,這是一門看家的手藝,在當年尤為吃香。
雖然艱苦,但他靠了這樣一份工作,至少能夠養活自己,同時能夠證明自己依然是個有價值的人。
許多人遭遇人生的困境,往往選擇怨天尤人,不是指責這個,就是指責那個,最后埋怨命運的不公。
二舅沒有把太多時間花在抱怨上,既然命運給自己做這樣的安排,那自己就先接受他,同時努力讓自己現在的生活能夠變得更好一點。
這幾年,有許多人都陷入了這種人生困境:有的找不到工作,有的失業了,有的破產了,有的則是婚姻和家庭面臨的不幸。
他們都陷入類似二舅當年的人生絕境之中。
而二舅的人生故事至少告訴我們,好像還沒有到完全絕望的時刻,雖然生活大部分已經成為既定事實,你依然還有掌握自己命運一小部分的能力。
類似二舅這樣“在絕望中尋找希望”的故事,這段時間很受關注。新東方的直播之所以備受好評,在我看來也是一樣的邏輯。他們家的口號不正是“在絕望中尋找希望”嗎?
目前的中國人,太需要這樣的故事了!
這些人的故事打動我們的點是相通的:
命運要把我弄死,但我就是不服輸。
在救贖他人的過程中救贖自己
對于二舅來說,其實最大的困難是怎么接受自己身體殘疾以及命運逆轉的事實,他迫切需要的是重建自我認同、自我認可,而木工這個工作能夠給他帶來部分的自我認可,因為他能夠靠這個養活自己了,但是更大的自我認可來源于參與社會。
這里主要分為兩個部分:
一個是家庭生活。
二舅撫養了一個被人遺棄的女嬰,這讓他的人生有了寄托,同時通過救贖他人,也證明了自己的價值。
老母親八十多歲,已經不想活了,甚至已經把脖子套在繩子里過,他為了讓老母親活下去,傾盡全力照顧她,提升她晚年生活的品質。
這其實也是農村另一個很大的困境,中國農村的自殺率是非常高的,這是中國特有的一個社會現象,許多農村老人最后的命運就是選擇自我了斷??紤]到這一點,這也是二舅非常不容易的地方,當然,也是讓他獲得比較多人生價值感的所在。
還有一個就是鄰里關系。
二舅非常善于手工活,他幫助鄰里去修東西,這不僅僅是對他能力的一種認可,實際上也是在幫助他構建社群的關系,在這個大的集體中,他更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人生的價值。
知名心理學家阿德勒給陷入困頓中的人類開過一個“藥方”。
阿德勒有一個他稱之為“14天治愈計劃”的方案。他宣稱,只要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去做,他就能夠在14天之內治愈任何有心理疾患的人。
一個極度抑郁的婦女來找阿德勒。他告訴她:
“如果你遵從我的建議,我可以在14天之內治愈你的抑郁癥?!?/span>
那位婦女問:“你要我干什么?”
阿德勒答:
“如果你每天為別人做一件事,堅持14天,到時候你的抑郁癥就會消失了?!?/span>
她反問:“憑什么我要替別人做事?從來沒有人替我做任何事?!?/span>
阿德勒道:“哎喲,那你可能需要21天了?!?/span>
他接著補充說:“如果你實在想不出愿意為別人做的事,那就想想看,假如你有心情去做的話,可以做些什么吧。”阿德勒知道,哪怕她僅僅是想想能為別人做些什么,她就已經走上改善之路了。
阿德勒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,“共同體感覺”,是指一個人要真心關心同伴,并且真誠地想為社會做出貢獻,這樣的話,他就比較能夠實現自我。
二舅不一定學過阿德勒心理學,但他確實是在實踐這一點,并通過這一點擺脫自己的“精神內耗”。
甘于自己的平凡
二舅曾經非常優秀,就像視頻制作人所猜測的,假如他沒有殘疾,可能會上很好的學校,可能會過上隔壁村比他成績差的人能過上的幸福生活……
但是,我也想說,這些其實都是假設。
即便沒有殘疾,二舅一定比隔壁村比他成績差的人過得好?
誰都不知道。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絕對公平。
只是,我們總是會產生這樣的比較心,有這樣的不甘心。
大部分人的痛苦往往就來源于這種比較,總覺得自己應該過得比現在好,而現在就是沒有過好,久而久之,心態崩了。
二舅不是這樣的,在他的價值觀里,除了生死是大事,其他都是小事。
“生老病死”的人生規律,他看得更重一些,其他的,都排列在后。
很多人看了短視頻之后,馬上出主意,認為二舅可以做網紅,出來帶貨直播賺錢。
視頻制作人回應道,自己沒有這樣一個意圖,也不希望打破二舅平靜的生活,對二舅來說,繼續這樣下去也是很好的故事結尾。
我相信這也是源于他對于二舅人生價值觀的理解,因為他并不希望這些虛名充斥自己的生活,也不希望大家是因為同情來幫助自己。
他當年會去學木工自力更生,不就是為了避免這種境況嗎?
他就是要做一個平平凡凡的人,過平平凡凡的生活。雖然平淡,但依然是努力靠自己而活,心安理得。
能夠甘于平凡,也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一個人要甘于平凡,也需要對自我有非常準確的認識,對欲望有非常準確的管控。
很多人的痛苦,恰恰就是因為對自我過高(或者過低)的判斷,或者對于欲望的過度需求。
這一點,二舅看得比我們很多人通透。
以上,是二舅能夠治愈我們的地方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二舅”并不一定需要從別人家,從深山中去尋找,“二舅”可能就在你的身邊,甚至可能就是你的家人和親戚。
40、50、6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,許多人都有二舅這樣曲折的人生經歷,他們歷經歲月的磨難,但依然堅強地生活,只是我們對他們的人生故事,主動了解的太少了,沒發現這些就在身邊的“精神康復師”。二舅的故事,也是給你的一個提醒,不必舍近求遠,身邊的長輩身上,就有一筆值得你學習的精神財富。
當然,二舅畢竟是66歲的人了,他的人生有著濃重歷史的烙印,也有他的局限性。
當歷史的接力棒交到這一代年輕人身上的時候,二舅的故事至少給我們留下了這幾點教訓,同樣值得我們汲?。?/span>
捍衛自我邊界和權利的意識
在二舅的故事中,這一段似乎是拿來贊美二舅“寬容大量”的“美德”:
二舅是被庸醫打針所害,若干年后,兩人相見,庸醫說,如果在這個(改革開放)時代,我是要賠錢的,還要背負你的人生,而二舅卻只是一笑而過。
我想說,這真的只是那個時代的人比較淳樸,但這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治愈“精神內耗”和關系傷痛的好辦法。
二舅那一代人,可以接受“拿一手爛牌”,還要想“怎么打好爛牌”,如果輪到你也拿了一手爛牌,就要問問了,是不是有人“出老千”了。
每個人都有面對不公感到憤怒的權利,也應該表達出這種憤怒,特別是對于傷害自己的行為,是需要表達憤怒的,這也是一種心理健康的表現。
自欺欺人式的“從不回頭看”,只是壓抑自我,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
對二舅來說,他的生活環境和特殊歷史背景,造就了他的“不回頭看”,我們理解他,同情他,但不必當做優點去歌頌他,甚至要求現在的年輕人效法他。
身處在這個時代的你,沒必要延續他的命運,該維權的一定要維權,不要隨便讓別人騎在自己的頭上,才是這個時代解決“精神內耗”的根本,這也是建立一個人基本心理邊界的必須。
二舅沒做到的,我們可以去做到,甚至還可以幫二舅去做到。否則你可能會反過來怪自己,進而產生“精神內耗”的。
沖破世俗眼光,尋求自己所愛
二舅曾經有過一段浪漫的生活,但是因為種種的原因,更多是世俗的眼光,最后當事人也不幸去世了,這段感情也就無疾而終。
二舅毋庸置疑有自己的情感需求,但是他所處的時代,大概很難讓他有勇氣沖破藩籬,去追求自己的幸福。
視頻希望告訴人們,不要去追憶過往,一切往前看就好。但是,能不遺憾的,為何一定要讓自己遺憾呢?
特別是壓抑自己的基本情感需求,這對誰來說,都是一種悲劇。
所以,我們要從二舅的人生故事中看到,一個人一輩子,一定要為愛去爭取一次,否則可能是一生的遺憾。
當然,這里的愛,并不局限于男女兩性之愛。
對自我價值的彰顯
二舅那個時代的人,習慣把自己當做一滴水,放在大海中,只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位置就好,所以你會發現,他的人生,幾乎不是為自己而活,而是為別人而活。
但是對于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來說,不能再提倡這樣的自我犧牲了,這反過來會導致很多的“精神內耗”。
我們更需要的是,對自我價值的彰顯。
你需要去探索自我,需要去認可自己,需要在種種局限性中,努力安排好你自己的人生,同時也尊重他人對自己命運的安排。
要知道,假設二舅能夠有更好的環境,接受更好的教育,他其實也可以更好地實現自我,不一定需要過上這樣的生活,至少他會有更多的選擇。
他完全可以活出他自己更希望的樣子。
在致敬二舅的同時,如果不能看到他的無奈,也是一種不尊重。
如果你覺得自己比二舅總要幸運一點,那么請你用好二舅的精神,而不是重復二舅的故事,去好好生活吧。
祝福二舅,也祝福各位!
end-
【文章來源:一杯咖啡(ID:coffeecenter) 。原作者名Arthur Chen,版權歸作者所有,如涉及版權,請及時聯系刪除,謝謝.】